又曰∶此证足太阴所主,脾不裹血,越而上行,实者犀角地黄汤,虚者黄芩芍药汤。是方也,吐痰诚为快利,诸亡血虚象,则又在所禁矣!盖血亡而复用吐,则气亦去;虚象而复用吐,则损其阴。
此足太阴、厥阴药也。原文曰∶肝胆之经,行于胁下,属厥阴、少阳,故以柴胡引用为君;以当六淫,风寒暑湿燥火也。
营卫皆和,表里俱畅,故曰双解。有因风、因火、因痰、因湿、因食、因虚之异。
海藏、东垣皆以哕为干呕,人多非之,今从俗作呃逆。或加姜汁、蜂蜜为膏此手足太阴、阳明药也。
治肺有二法∶气虚而阴凑之,则如前方之温补。 所以痰涎壅塞者,风盛气涌而然也。
用陈皮者,一能疏通脾胃,一能行甘温之滞也。 《难经》曰∶诸阳为狂,诸阴为癫。